電子鎖壞掉找誰?原廠、安裝商、房東與管委會責任怎麼分 (創辦人責任釐清)
電子鎖故障已經夠煩了,如果還要為了「誰該負責」吵架,那真的是雪上加霜。
在我們處理過的維修案件中,有 30% 是因為責任不清而產生的糾紛。例如:門關不起來,原廠說是安裝師傅沒裝好,師傅說是門變形了;或者是租屋處鎖壞了,房東卻說是房客用壞的。
這篇文章,我們將扮演公正第三方,為你解析這場「責任羅生門」。
角色一:原廠 vs 安裝商 (誰的錯?)
這兩者是最容易混淆的。很多時候你以為鎖壞了,其實是沒裝好。
1. 找原廠 (Product Issue)
如果是「電子功能故障」,例如:螢幕觸控失靈、指紋無法辨識、馬達空轉無力、主機板死機。這屬於產品瑕疵,請直接聯繫原廠或總代理客服出保固。
2. 找安裝商 (Installation Issue)
如果是「物理結構問題」,例如:門很難關、鎖舌卡住門框、門縫過大、螺絲鬆脫。這通常是安裝定位不正或門體變形造成的。請聯繫當初幫你安裝的師傅回來調整。
創辦人提醒:
「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建議『跟誰買就找誰裝』。如果你是網購再另外找師傅裝,出問題時很容易變成互踢皮球:賣家說鎖沒問題是師傅裝壞了,師傅說他裝得很好是鎖爛。」
想了解更多保固細節?
推薦閱讀:電子鎖壽命(2025)|創辦人揭秘保固條款與維修真相
角色二:房東 vs 房客 (誰出錢?)
租屋處的電子鎖壞了,維修費誰出?這要看「壞的原因」。
1. 房東負責 (自然損耗)
如果是正常使用下的老化、故障(如指紋模組壽命到了、主機板自然損壞),且電子鎖是「房東提供的設備」,那麼依據民法,修繕責任在房東。
2. 房客負責 (人為損壞)
如果是房客使用不當造成的,例如:
- 電池漏液: 長期未更換或混用電池,導致漏液腐蝕(這最常見!)。
- 外力破壞: 吵架摔門、用尖銳物刮面板。
- 自行拆裝: 未經同意自己拆鎖導致故障。
這些情況下,維修費甚至換新鎖的費用,都應由房客負擔。
租屋族如何自保?
推薦閱讀:租屋族與房東的電子鎖攻略:責任切割與合約範本
角色三:管委會 vs 住戶 (公與私的界線)
住在大樓,什麼時候該找管委會?
1. 公共區域 (管委會負責)
社區大門、車道柵欄、電梯門禁、健身房電子鎖。這些壞了請直接反應給物業或總幹事,修繕費用由公共基金支出。
2. 自家大門 (住戶負責)
你家玄關門上的電子鎖,屬於「專有部分」,壞了請自己找廠商修,管委會不會幫你出錢。
例外狀況: 如果你是購買建商剛交屋的新成屋,且電子鎖是「建商標配」,通常在交屋後 1 年內有保固。這時候可以透過管委會統一向建商報修。
【緊急處理 SOP】壞掉當下的正確步驟
當你發現鎖壞了,請依照這個順序處理,最能保障權益:
- 先確認安全: 有沒有人被鎖在裡面?有沒有火源?如果是,先找鎖匠救人。
- 基本排查: 換新電池、用 9V 外接電源測試、用機械鑰匙開門。
- 找單據: 找出購買證明或保固卡,確認是否在保固期內。
- 聯絡窗口: 先打給原購買店家(他們最清楚你的安裝狀況),若找不到人再打給原廠 0800。
常見問題 (FAQ)
Q1:水貨電子鎖壞了原廠會修嗎?
通常不會。台灣總代理通常只受理「公司貨」的保固與維修。水貨因為零件規格可能不同,且無維修利潤,原廠多半會拒修。這時候你只能找一般的鎖匠或是專修水貨的工作室碰碰運氣。
Q2:維修需要拆鎖帶回去嗎?
不需要。電子鎖維修通常是「到府維修」。技師會帶著備用零件(如主機板、馬達模組)直接到你家更換。所以報修時,清楚描述故障狀況非常重要,方便技師帶對零件。
Q3:緊急開鎖行情大概多少?
如果是請鎖匠來「非破壞性開鎖」(技術開啟),行情約 $1,500 - $3,000;如果是電子鎖故障必須「破壞性開鎖」(鑽壞鎖體),開鎖費約 $2,000 - $4,000,且還需加上購買新鎖的費用。代價很高,所以備用鑰匙真的很重要。